湖人開除隊史最爛總教練 Byron Scott 感想

本因錯過了「有意願加入湖人」的超級防守教練 Tom Thibodeau、也錯過了在雷霆有培養過無數優秀球員的 Scott Brooks,感到焦急的心情,在這一刻,一切都得到釋放了。只因今天湖人迎來繼 Pau Gasol 之後史上最大的補強,如果 NBA 教練採用債卷系統來評估,那就是湖人終於開除了垃圾級的總教練 Byron Scott

Byron Scott 的湖人團隊執教成績

Byron Scott 在湖人的戰績

大多數有理性、會閱讀文獻的湖人迷朋友,從一開始 Scott 接手多半就是看壞的,只因他的執教生涯除了 Chris Paul 和 Jason Kidd 在隊的幾年,從來就沒有拿出像樣的成績過。只是大概從來沒有人想過,他可以在湖人刷新自己的帶隊紀錄:38 勝 126 敗,總勝率 23.2%。

拜託,當初在洛杉磯被電到飛天的 Mike D'Antoni 用 NBDL 球員來帶湖人的 2013-14 球季都有高出他一成的 32.9% 勝率。

Byron Scott 的攻防系統

如果 2014-15 球季的  21 勝 61 敗和 2015-16 球季的 17 勝 65 敗,兩度刷新湖人隊史最爛紀錄還不夠讓臉皮厚的 Scott迷感到羞恥的話。真正殘酷的是,在他執教的兩年,他什麼都沒有建立。提到 Mike Brown 我們可以想到他讓 Kobe 展現最後青春的 motion set,提到 Mike D'Antoni 儘管不滿意他的防守,但可以想到他進攻端充滿創意的作法(13-14球季,湖人進攻第二十名)。

那麼 Byron Scott 的團隊執教能讓你想起什麼呢?

防守體系?儘管口口聲聲喊著他是注重團隊防守的教練,但從去年一直到了今年的季末,我們依然沒有看到一點點像樣的東西。防守紀律?沒有。弱邊的協防?沒有。針對性的調整?幾乎沒有。甚至從去年 Boozer 就提過練習時根本沒在確認防守位置這種最基本東西,今年依舊如此。

進攻系統?如果所謂的「普林斯頓」是把進攻時間花到剩十秒再開始靠球員單打也算的話,那好吧!如果把起手式及後續的變化都算獨立的一種,這兩年我大可以畫出二十六個 set 的畫法,二、十、六個!甚至連漫畫「灌籃高手」裡山王工業那群高中生會的都比這兩年的湖人多。

而我甚至連「Roy Hibbert 持球低位單打」這種都算一種了!

護航者除了虛無飄渺的「控場」、「他只是隱藏實力」,好像什麼也提不出來。

Byron Scott 的執教數據

直觀一點的結局就是,第一年 Off Rtg::103.4  聯盟第二十四名  Def Rtg: 110.6 聯盟第三十名;OK,他說都是球員的問題,那麼換了九名球員、季外簽了三個在 NBA 證明過的老將,拿到榜眼,去年重傷的 Julius Randle 復出的第二年呢?Off Rtg::101.6 聯盟倒數第二,Def Rtg:111.6  聯盟墊底,這就是 Byron Scott 的執教成績。

1400-lakers-fires-byron-scottA.jpg

Byron Scott 的新秀養成?

我想,關於 Byron Scott 的新秀養成,是最具爭議,也是護航者提出討論最多的部份。既然是最後一篇了,讓我不厭惡其煩的再陳述一次吧!

傷兵所困擠出來的 Jordan Clarkson

首先練出 Jordan Clarkson,完全就是一樁意外,關於當初是什麼緣故練他,可以先參考這一篇:「Game 50 後,坦到臉不要都是為了選秀權」講湖人大環境為什麼得坦,接著看「黑暗中的微光 - Jordan Clarkson」講當初湖人球員是傷到什麼程度才決定把 JC 從冷凍櫃拿出來。

簡單的說,在 JC 因故而被迫挑大樑的一月以前,他總共只上場了 179 分鐘,會把他練出來完全就是因為沒人、戰績也沒救了,找個新秀加減打美其名為養成的意料之外。

更別提,今年他師父 Steve Nash 離開後,JC 從去年身材條件佔盡便宜,去年四月繳出 20 分 6助攻的雙能衛,被改成純二號,儘管空手拿分數據上升,但當時強勢的切入、中距離拔幹、逛大街的耐心和極有效率的切傳......等一干武器都不復存在,淪落為矮子分衛、純得分手的後續

只差 Nance 傷勢就被冷凍的 Julius Randle

上季腿傷整季報銷,本季蛻變成雙十機器的 Julius Randle,在季中因為缺乏中距離跳投能力,以及只有面框三板斧,缺乏進攻定位的他,只好不斷在外圍遊走而撞新秀牆時,Byron Scott 是怎麼處理的呢?

很簡單,他沒有溝通,也沒有定位調整,就把他拉下先發位置,讓 Larry Nance jr. 取而代之,在 PF 就不算高大的 Randle,在替補端他甚至實質上的去扛到中鋒位置。直到本季一度打出驚豔成績的 Nance 膝蓋痠痛的舊傷復發,無法長期作戰,才又把 Randle 擺回先發,然後繼續打著跟他流放到板凳前相同的東西。

關於這段體驗,Randle 季中是這麼跟記者形容 Byron Scott 的,我這邊只節錄一段:「我是位職業球員,只想在場上拿出職業表現,不受情緒干擾;我希望得到 Scott 教練的指導,但他私下裡從來沒有和我溝通過,沒有教導過我。」而說出這樣話的人,是總把球他球員對他幫助的感謝掛在嘴上的 Randle。

在倒數第二球隊還一度被丟到板凳的 D'angelo Russell

那麼榜眼 D'angelo Russell 呢?他有一個肥皂劇般的新秀賽季,從飽受批評的開季,到最後差點成為第一位拿普立茲獎的 NBA 球員,他同樣也經歷過備受林書豪所體驗到的「你不懂後衛本質課程」。

舉凡投籃多了被嘴「想靠自己結束比賽,你還不到那個程度」,投少了被說「缺乏鬥心,沒有贏球慾望」,丟到替補的時候被嘴「他不懂控衛的真諦。我有跟他溝通」,看到尼克探花 Kristaps Porzingis 打得不錯,公然對媒體說「我們選錯人了」。

差別只在於 Dlo 一非林書豪那樣的乖乖牌,他透過媒體有了各種反擊「不知道我投進他還會不會這樣講」、「我什麼時候都想贏,如果你說我不想那你一定搞錯什麼」、「他什麼也沒跟我講。我根本不知道他要什麼」;Dlo 二來亦不同於林書豪的年紀和身份,能從板凳回到先發還在於他只有 19 歲,是湖人花了榜眼選來的,湖人說什麼都會投資他的。

除了特別針對這三位小朋友的解釋,Scott 還有無數的丟包給球員,比方說他排出今年根本不在狀態內的 MWP 先發,然後看著他浪投,最後說「我們的先發缺乏彼此互信。」、「你要明白穿著紫金戰袍的意義所在,我認為球隊沒有多少人明白這一點。」諸如此類。

當然肯定是不能完全抹滅 Scott 的貢獻,他的確給了部份球員機會,好比如說季前評估不佳的 Larry Nance 就得到證明自己的上場時間(這還真的得算他的),但要提到養成能力,我真覺得是過度評價的一件事。

1400-lakers-fires-byron-scottB.jpg

開除 Byron Scott 後的薪資給付

如果你還想知道關於 Byron Scott 的薪水問題的話,當初他合約是簽四年一千七百萬,第四年有球隊選項,但如果連續兩年戰績沒有達到底線,那麼第四年球隊選項會變成第三年球隊選項(另一說是來自 Woj 的消息,湖人同時擁有他第三、第四年球隊選項,待確認)。

故這次湖人開除他不用支付他後續兩年薪水,經歷了被 Mike Brown 和 MDA 這兩位教練坑了一大筆合約買斷金的黑歷史後,至少這次湖人在簽約上是有聰明一點了。(光選他就很笨?好吧!是夠笨的!

結論

那些說「Scott 控場大師」、「Scott 深藏不露」、「Scott 只是故意擺爛的」,除了個別腦袋有問題,繼續堅持虛無飄渺論點的人們外,我想言盡於此也不需要更多的闡述了。我不敢說我比這些人看了更多的球、也不會說我更懂籃球,但事實是 Byron Scott 的執教根本沒有什麼戰術體系可言。

參考他繳出的成績及脈絡,甚至不需要去懂籃球就知道他爛透了,就好比你不需要會開車,在觀看賽車比賽發現賽車手在比賽中老是墊底,技術上也毫無亮點,更駕駛著賽車撞上了觀眾席,那麼肯定是駕駛搞砸了。

我們評估一位教練可以從短期(當下的戰績)、長期(對年輕球員的培養與整合)、外部環境(是否建立可以運作的系統),三方面去做簡單評估。

這兩年來,看著湖人繳出了無數打破歷史最差的各項紀錄,在球員養成也是半放生的狀態(調度就不提了),團隊作戰體系落後、甚至沒有在運作,作為教練,能同時三個方向都沒有作好,Scott 的離去絕對是湖人夏季最大的補強。這樣的他一年能拿超過四百萬美金、連拿了兩年,我想,Scott 在詐騙集團界也能算是首屈一指的人物了。

至於之後誰當湖人總教練?

現在消息不多,我們下次再談。對於湖人換掉他感到無比振奮的我,真的是無所謂了,哪怕最後是放上一顆西瓜都比較好,起碼西瓜比較甜,看起來也沒那麼礙眼;而對於球團來說,在市場上兩位備受好評的教練名花有主,湖人能在當地時間禮拜天反應過來,快速做出回應,儘管還是慢了,但至少讓我們明白 2016-17 球季的湖人開始動起來了。

再見了,最不值得尊敬的湖人教練 - Byron Scott。

 

You may also lik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