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 NBA,湖人簽下中國大前鋒易建聯(Yi Jianlian )

2007 年以首輪第六順位被公鹿選走的中國前鋒易建聯(Yi Jianlian),在 NBA 糊混了五年之後,返回中國 CBA 聯盟打球,時隔四年,憑藉著奧運熱身塞和預賽時在中國陣中一枝獨秀的表現,再度吸引湖人目光,目前已經確定和湖人簽約了。

易建聯合約的影響

昨天 ESPN 的 Marc Stein 透露湖人將以老將年薪和易建聯簽約時,我查了一下當初 Yi 在 NBA 待了五年,老將年薪依 2016-17 的薪資規定只有 $1,139,123,還不到他在中國 CBA 母隊廣東宏遠拿到的數字(一千萬人民幣,約 1.5M),還疑惑怎麼這麼便宜,半夜就看到 Marc Stein 更新了消息,數字是一年八百萬美元,雖然這數字依然還沒確定,但比較值得相信一點。

盡管 Yi Jianlian 在奧運打的不錯,但以現況來評估,他在湖人上場順位中必定排在 Mozgov 和 Randle 之後,最好的情況也是與 Nance 競爭禁區第三、四人,用上場順序來評估這價碼是有點開高了,但對薪資空間還一千多萬的湖人基也沒什麼太大影響,補不到人薪資空間空著也是空著,只是一年短約,依然保有明年調整的薪資彈性。

如果還是惋惜那份薪水,不妨可以這樣想:Yi 到十二月就能夠被交易,想賣陣中的小朋友也要有人來湊薪資才能換到一些資產,你說是不是?XD

1926-lakers-deals-fa-yi-jianlian-8ma.jpg

易建聯比賽的特性

四年前還在 NBA 的易建聯,大概是這樣子的,七尺相對靈敏的大個子,有不遜於黑人大個子的橫向移動能力和和平均以上的速度,但是缺乏高、低位處理球能力,單打能力也不怎麼樣,基本上就是個靠跳投吃飯的投射型大前鋒,最好的一年有 12 分、7 籃板、1 火鍋的數據。

缺點則是不論生理還是心理上都極度畏懼碰撞,也沒有那個力量去對抗球員。這讓他缺乏禁區攻堅的能力,掩護水準自然也是一塌糊塗;放到防守端呈現的就是個人防守不出色,協防雖然有不俗的速度但意願不高,也保護不了籃板,於是在小牛跟 Brandan Wright 的競爭中全面潰敗(當時都是開特力戰士)。

四年過去了,易建聯並沒有像他的同胞,同樣回到 CBA 的前湖人後衛孫悅那般沉淪下去,他一年比一年的壯碩,卻依然保持著敏捷、啟動速度和穩固的投籃機制(這在不當的增重中很容易變形),做為球隊攻堅主力四年下來,處理球上顯然也更為沉穩了。

在中國被虐爆的五場奧運預賽中,除了看到他在中國隊中 Yi 柱擎天的數據,也看到了他在球隊大量運用 shuffle 到低位和在高位檔拆承擔進攻責任時的多樣性。我完全同意他能力沒有數據上這麼漂亮,但他確實能夠在 NBA 級的進攻端起上一點作用;至於防守,我只能很遺憾的說在中國的比賽中,實在很難給出有參考性的評估,不多的攻守回合來看,在 NBA 大概單防會是在平均以下,協防能憑著速度幫點忙的程度。

1926-lakers-deals-fa-yi-jianlian-8mb.jpg

在湖人以培養外圍 Russell、Clarkson、Ingram 為主,兼之禁區主要培養的 Randle 也需要球權的情況下,對其他人獨立攻堅的要求顯然並不高,更重要的是 Yi 能拉開多少禁區空間,以及在隊友創造出機會時,他在高、低位都能接球 finish 的能力。

前面曾提到離開 NBA 前,Yi 是靠跳投吃飯的投射型大前鋒,然而他並不符合我們近來對 stretch 4 的定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的穩定射程大概只有 19 呎(NBA 三分線前一步),哪怕在投的最多的 2008-09 年,場均也只有 2.3 次出手,只佔出手次數的 28.0%,和常被拿來舉例的空間型四號 Channing Frye、Ryan Anderson、Mirza Teletovic 等長年佔出手次數 50%上下的使用方式還是很有不同的。

奧運比賽中儘管投進了一些三分球,也多是中長距離位置,我想外線射程實際有多遠和穩定程度會是決定他能在場上待多久的主要因子。

回頭來看湖人陣中,Yi 主要的競爭會是在大前鋒替補,和小個陣容的中鋒。沒有意外下 Mozgov 和 Randle 這組先發大概是不會變動的,其中 Mozgove 是偽先發,而 Randle 則預期吃到 30 分鐘以上,加上之前文章提過小前鋒老將 Loul Deng 可能是開季小前鋒起步,一旦 Ingram 比較適應了,他就會吃到一點大前鋒位置,也會帶來更大的投籃優勢。

替補中鋒方面 Zubac 和 Black 完成度和 Yi 的確有差距,但前二者本來預期也就加起來十分鐘,而這還是作為肉盾角色,儘管 Yi 不具備硬扛能力,卻也是戰術上最有可能取捨的部份。所以倘若沒有傷病問題,對他最好的情況就是在 Deng 主打 SF 時站穩禁區第四人、圖謀第三人主要和 Nance 競爭,年紀上也知道培養誰佔優),角色則是替補中鋒,實際上就是用來應付 Mozgov 和 Nance 痛痛人屬性的備胎。

最後

lakersnation 的情報,新任總教練 Luke Walton 和 Mitch Kupchak 出席了上個月在湖人主場辦的中國 vs 美國奧運熱身賽,他們看過了比賽,也覺得 Yi 打的不錯。在沒有其他補強機會,薪資空間也不小的情況下,花點錢補個教練覺得適合且堪用的球員,又不影響明年薪資彈性,也不算太差的選擇就是了。

20160819 更新

參考 Broderick Turner 在 LA Times 這篇文章,目前雙方還在談,保障的部份只有前面講到的五年資歷老將底薪  $1,139,123,但激勵獎金則高達數百萬美元。只是這消息有點弔詭,就我所知 Bonus 只能佔一半,合約結構應該不是他新聞說的那樣。

20160823 更新

湖人和易建聯正式簽約,但依然沒有公佈合約結構。

20160826 更新

根據 Eric Pincus 的消息,易建聯的薪水會是非老將合約的 1.14M 作為 base,在美國時間 10月 25號到 1 月 10 號前,只要他還沒被裁掉,每天都會拿到 6701 美元。在這段期間內不管什麼時候裁掉最低至少要給 25 萬鎂,而一旦過了 1 月 10 號,他馬上就能得到剩下的 62 萬 3167 美元。

剩下的部份是要確實有打比賽,當上場數分別超過 20、40、59 場時,會各多加 2.3M 上去,最高跟之前的傳聞一樣是 8M。所以這不是用老將底薪簽,而是部份保障的結構。

我覺得球員工對這合約不會太高興的,湖人和 Yi 達成這樣的合約像是破壞之前的潛規則了,如果這逐漸成為慣例,之後慣傷的球員將不只是拿到「可能比評價更低的薪資」,而是「在結構上就更低保障的合約」。

You may also lik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