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人交易來 Tyler Ennis 的賽季後展望

湖人季中用坐了大半季板凳的「二年生」Marcelo Huertas 和火箭交易來了和 Julius Randle 以及 Jordan Clarkson 同屆的 Tyler Ennis。當初我並不太看好這交易,認為單純就是省錢之舉,故連寫都懶得寫,然而賽季尾巴,Ennis 抓住了 Walton 給他的機會,也展現了留在 NBA 的潛力,就來補一篇做紀念吧~
大學生涯
Ennis 有著不錯的大學生涯,在雪城大學的新人球季即帶領球隊拿下 25 勝 0 敗的開場,其中前 24 場最後五分鐘都沒有失誤展現了同年紀難能可貴的穩定性。賽季還沒打完就有球探表示他已經具備 NBA floor general 的等級了。
儘管最後雪城大學止步 NCAA 錦標賽 32 強,Ennis 仍憑藉著 12.9 分、3.4 籃板、5.5 次助攻和 2.1 次抄截,並有著驚人的 3.2 次助攻失誤比,獲選為 ACC 新人第一隊和防守第一隊以及最佳五人第二隊。
大一球季結束後,Ennis 決定棄學加入 NBA 2014-15 選秀會。
悲慘的職業生涯開場
選秀會中,Ennis 以首輪第 18 順位被後場爆滿的太陽選中。當年的太陽後場有著前一年才打出 20 分、6 助攻的 Goran Dragic,前一年加入場均將近 17 分 6 助攻號稱小號 LBJ 的 Eric Bledsoe,以及剛從國王轉隊加入同樣每場能拿 20 分、6 助攻,今年在賽爾提客還打出東區最佳控衛競爭者的 Isaiah Thomas。
因此,Ennis 並沒有獲得太多的機會,更多是在 NBDL 打球。後來大腸發生茶壺裡的風暴,球隊莫名其妙的改革下,該年 2 月就在太陽和公鹿、七六人的三方交易中被丟到密爾瓦基去。
儘管傳言公鹿教頭 Jason Kidd 非常喜歡 Ennis,甚至堅持得有他在包裹中才願意捨棄掉現在看起來已經被玩壞,但當初頗被看好的雙能衛 Brandon Knight,然而他依然沒能在公鹿獲得多少機會,先是同樣雪城大學出身的 NBA 新人王 Michael Carter-Williams 佔住了先發,板凳出發又得和失敗的高順位控球 Jerryd Bayless 搭檔分球權。
在公鹿的第二年,Kidd 甚至已經開始了他的「希臘怪物」Giannis Antetokounmpo 的控球前鋒改造計畫,上場時間不多不說,連球權都沒有多少,這對於傳統型控球後衛還不擅場跳投的 Ennis 簡直是種扼殺。於是打不出成績的 Ennis 在季中又被拿去交易,這次球隊是火箭,對象是同為高順位選秀的失敗品 Michael Beasley。
和之前幾次轉換環境相同,交易前總是被看好大展鴻圖的 Tyler Ennis,這次來到了檔拆大師 Mike D'Antoni 手下,Steve Nasn、林書豪,甚至廢柴如 Kendall Marshall 都能在他手下刷出驚人數據,何況是前一年檔拆使用率破四成的 Ennis 呢?可惜的是,他再次讓人失望了。
在火箭的這 31 場比賽中,前有打出史詩級數據的 James Harden,後有瘋狗流防守高手 Patrick Beverley(在他受傷時,Ennis 表現也讓人頗為失望)以及板凳重砲 Eric Gordon,Ennis 在隊內競爭完全敗下陣來,場均只上場了六分鐘,以不到四成的命中率拿下 1.9 分、1.1 助攻,火箭還拒絕執行了他的第四年合約。
湖人篇章
然後就是湖人這個交易了。初來乍到的 Ennis 是典型球技生鏽的狀況,更勉強的去處理球只想快速完成動作,但那本不是他的球風,也並非他在這聯盟能做到的。呈現的就是畏懼投籃、各種自殺上籃,甚至連球都控制不好。
幸好他從未失去自信,隨著湖人季末坦克引擎全開,Ennis 上場時間也逐漸攀升,在四月的七場比賽裡場均上場了 27.7 分鐘,能攻下 11.3 分、3.6 助攻。數據上的體現之外,可以看到他逐步的接手球隊的進攻系統,慢慢找回持球的節奏,大學時依靠節奏變換迷惑對手的球風也逐漸展現。
對於自己越來越好的表現,Ennis 歸功於 Walton 對他的信任「他給了我許多戰術決定上的自由,我們在比賽中有許多討論,這更像是我在大學時習慣去承擔的工作,這就是為什麼我能夠如此無縫地融入球隊。」
Tyler Ennis 的未來展望
由於火箭當初對他的失望,並沒有執行新人合約的第四年,今年賽季結束後 Ennis 將成為完全的自由球員。當下每個球員都會很客氣的說希望自己能留下來,但他最終能否留下當然不會是湖人優先考慮的選擇。
Ennis 做為一名非常純粹的傳統型控衛,有著組織能力好,閱讀對手防守快速,擅長打檔拆的優點,持球時也始終保持上半身挺直找尋隊友的好習慣。然而他的上升空間並不大,他需要球權才能發揮作用,但是體能不足以攘他完成進攻,而球不在手上時,缺乏穩定跳投能力的他更是形同路人。這就陷入一個很兩難的迴圈,是把球交給他去完成效率不高的進攻(給其他人效益不是更大?),還是不給他球讓他成為路人(那讓他上場幹嘛?)
看了一些評論,很多人喜歡把體能不好的純控衛比做 Steve Nash,甚至看到許多文章把 Ennis 也往這邊寫,但我其實相當不以為然。先不說傳球技巧上的差別,會這樣做類比的人多半都沒有衡量到 Nash 無死角的投射能力,他是隨時都有拔起來投籃終結進攻的威脅性,才能夠那麼輕易的拉扯對方防守線。而 Ennis 顯然差之甚遠。
對我來說 Ennis 就像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如果便宜留用當做第三控衛那會很不錯,特別是他才 22 歲,投籃機制也相當優異,有一定的開發空間,可能未來幾年可以變成不錯的替補。但如果不補強像季末那樣成為後場上場時間第三人、後場球權的第二人,那實在不用了。寧可不留換養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