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選秀 - 湖人 42 順位選長臂坦克 Thomas Bryant

Thomas Bryant 這名來自印地安那大學(University of Indiana)的二年級前麥當勞明星中前鋒,是湖人在今年 2017 選秀會上用第 42 順位撿到的。原選秀權來自 Lou 交易給火箭時得到的 28 順位,後又交易給爵士分別拿到 30、42 順位,其中 30 順位選了前一篇介紹的 Josh Hart。
Bryant 身高 6 呎 10 又 3/4 吋,有雙 7 呎 6 吋的長臂展,摸高達到讓人驚豔的 9 呎 4 吋半(也是這次 draft combine 裡第二高的)。248 磅的體重和足夠的肌肉量,可以說是完全 NBA ready 規格。運動力部份較突出的是奔跑能力,大學時一直為人詬病的橫向移動測出來 11.42 秒也算勉強可以接受的數字。最慘的是垂直彈跳,25.5 吋在所有測試球員中併列倒數第四
Thomas Bryant 的進攻
Bryant 是一名進攻技術非常青澀的球員,取分相當依賴身體能力,主要來源是快攻、籃框下的放球,但他有附加價值相當高的外線跳投。
以大個子而言,Thomas 有著不錯的奔跑能力以及快攻的意願,健壯的上半身可以在跟進的時候透過對抗把球放進籃框甚至強硬的灌籃,拖車而言威力巨大。進入半場,要位的意識很好,擅長利用強壯的上肢搶到比較深的位置,透過簡單的動作把球放進籃框。極長的臂展能讓他 per 40 抓下 3.2 顆進攻籃板,也能輕鬆擺回去。
回歸到技術層面就顯的相當生嫩,沒有賴以維生的腳步(勉強要算只有不用下球的轉身),左手形同殘廢,慣用手也沒有各種 finish 方式,讓他的進攻動作很容易被預測,導致失誤和進攻犯規。進攻意識不算太好,閱讀防守很慢,這也造成他運球時間過長的習慣,整體失誤比例也高。
跳投方面則是比較讓人振奮的部份,Thomas 三分的場均出手從大一的 0.8 次 33.3% 3fg,提升到大二的 1.8 次 38.3% 3fg。儘管投射彈道還是很平,但出手動作簡潔,follow through 完整,整體動作相當穩固且快速,假以時日培養起更好的進攻意識,有相當開發 pick & pop 的可能。
Thomas Bryant 的防守
儘管 Bryant 大二時 per 40 火鍋從 1.6 成長到 2.2,但他依然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防守者。數字成長除了上天賦予他的臂長,更多來自球隊避免讓他離開禁區太遠所致。由於橫向移動緩慢,以及下半身鍛鍊不足導致的平衡問題,也並非是一個優秀的補防者。
一對一防守的情況下,受限於差勁的垂直彈跳和相對脆弱的下半身,他很難影響到身材相仿的進攻球員;更悲劇的是防守檔拆的部份,除了前面提到的橫移不夠快,在換防時遇到快速的外圍持球者會被切得很難看。close out 技術很爛,幾乎不太可能做好還原,如果對方有一個擅長 pick & pop 的球員,可能會被吃乾抹盡。
不過他的防守態度倒是沒有什麼問題,對比賽相當的熱情,願意為了防守復出努力,積極性也展現在他願意去爭奪 50/50 的球,甚至因此撲出界外。
結論
考量到 Thomas Bryant 還相當年輕,儘管是一名優缺點都相當明顯的球員,但核心力量、比賽意識都有改善空間,拿低選秀權撿他其實也不差。
面對湖人今年其他中鋒位置的競爭對手像是大一號的 Brook Lopez、Ivica Zubac,機動型中鋒 Tarik Black(如果沒有被釋出的話),甚至偶爾分到中鋒時間的 Julius Randle,只要沒有重大傷病,抑或是 Walton 又想讓誰關機,他最有機會拿到的大概就是 Black 那個小號中鋒以及防禦者隊先發中鋒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