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湖人季前訓練營的競爭者們

隨著湖人的季前訓練營即將到來,湖人陣營除了目前 13 名保證合約外,還新簽了六名訓練營約的球員(季前訓練營最多可以有 20 人),他們分別是 Wayne Ellington、Jabari Brown、Keith Appling、Roscoe Smith、Jeremy Tyler 和 Ronnie Price,他們六人將在下週展開的訓練營到開季為止展開為期一個月多的競爭,去競爭那可能的兩個正式合約名額(說可能是因為搞不好一個都沒簽)。
其中 Brown、Appling、Smith 和 Tyler 是非保證訓練營約,被 waive 就沒錢了;而 Ellington 和 Price 則是部份保障合約,依照存活過球員名單的時間點可以拿到不同的薪資,時間點分別是 11/15、12/15、1/10 ,過了最後的一月十號就可以領全額的老將底薪。
Wayne Ellington
六呎五吋,200 磅上下的得分後衛 Wayne Ellington 來頭說是這批球員最大咖的也不為過,畢業於北卡大學是 Jordan的學弟,大學期間還曾拿過最傑出球員 MOP(Most Outstanding Player, 因為大學階段不用「價值」),但進入職業以後發展相當不順遂,僅僅五年的生涯就換了四隻球隊,今年還淪落到要從季前訓練營來爭奪留在 NBA 的機會。
儘管發展的不好,但他其實是相當有特點的球員,拿手的三分球生涯有 38.6% 的命中率,尤其善長埋伏在底線兩側,撇開定點跳投也並非一無是處,在中距離玩躲貓貓和不錯的帶一步跳投表現讓教練在使用他的時候並不像一般射手那麼的侷限,此外他的彈跳有高達 38 吋這讓人意外的高度。當然他最大的優勢就是曾經待過 Byron Scott 手下吧!
Jabari Brown
畢業於密蘇里大學,六呎四吋、兩百磅上下的純種得分後衛 Jabari Brown 是今年湖人倍受期待的新秀控衛 Jordan Clarkson 的隊友。去年在大學每場可以砍下 19.9 分、4.4 籃板和 1.9 次助攻外,還有 41% 的三分球命中率。
個人特點中比較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有不同於季前體能測試還不錯的第一步,能夠很輕易的創造自己的得分機會,在跳投和強攻籃框的拿捏也顯的相當不錯;但比較麻煩的是他幾乎沒有任何打控衛的天份,這對於六呎四吋的球員來說前景就不是那麼的看好,更有甚者他的防守相當的差勁,常常會有跟丟人的情景,我喜歡他的進攻天賦,但如果不在防守端努力,我們大概只能在歐洲看到他了吧。
Keith Appling
六呎一吋的控衛 Keith Appling 已經 22 歲了,相對來說比較沒有潛力可以期待,不過在 Tom Izzo 教練手下待過的球員即便你沒看過他打球也大概能想像他至少會是一個意志堅強的球員。
幾乎已經算完成品的 Appling 賣點就是在這裡,堅韌的防守心態、不錯的速度能在全場開放的時候殺進籃下、依照教練要求幾乎不太犯錯的運作著球隊;反過來說外圍破壞力不足、沒有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創造力、六呎一吋也註定難以成為防守大鎖(NBA 也只有一個 Chris Paul),我比較不看好他能夠留下來。
Roscoe Smith
六呎八吋卻只有兩百磅的 Smith 他主打的是小前鋒的位置,但其實他更像是過輕的大前鋒,會和他簽下季前訓練營約是因為他在湖人的夏季聯賽有著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現。
個人技巧部份還非常 rough 的球員,在場上的時候充滿精力的想要有所貢獻、毫不吝嗇自己的體力在場上橫衝直撞;他有不錯的跟進意識、也有罰球線附近的跳投能力,大學時期也算優秀的籃板手,如果他在高上兩吋的話也許還有培養的可能,現實是他只有六呎八而且沒有運球、沒有外線。
Jeremy Tyler
六呎十吋、兩百六十磅的 Tyler 大概是這群球員中最讓人失望的球員,曾經天賦無雙的他在高中時還一度高掛在 NBA Mock draft 的 TOP 3,是曾經可以跟 Kyrie Irving 相提並論的天才球員。
為了 14 萬美元選擇捨棄大學加盟以色列職業球隊的他並沒有獲得妥善培育,後來加盟日本職業聯賽也就是一個靠天賦打球的二流洋將。完全沒進步的他在 2011 年參加 NBA 選秀淪落到第二輪第 39 順位被黃蜂選走,之後輾轉在勇士、老鷹、尼克繳出了路人的成績單,比賽中也完全讓人想不起他就是那個曾經的天才。湖人和他簽下訓練營約唯一的理由大概就是買樂透的心態吧!
Ronnie Price
感謝上帝,終於有一個在 NBA 存活比較久的名字了,六呎二吋的控衛 Ronnie Price 可以說是湖人球迷比較耳熟能詳的名字,在 NBA 待了九年的他曾經數度以爵士替補控衛的身份在季後賽迎戰湖人。
光看數據 Price 不過就是一個平均三分、兩助攻的控衛,生涯最好的一年也沒拿上五分過(比被嫌到沒力 Duhon、Blake 都慘),唯一可以仰賴的就是奇快的速度衝擊對手陣型,偶爾能上場打的對手措手不及改變比賽節奏。外線不怎麼樣、組織能力也在水準之下的他能留在 NBA 這麼久,我想大概是因為他令人讚賞的鬥志與不論落後多少分都永不放棄的精神,是教練們在漫長苦悶球季中給球員的興奮劑吧。
一路寫下來,最讓我納悶的是都賭成這樣了,怎麼不加減賭一下 Michael Beasley 這次是真的想認真打球?就算他態度、戰術理解有問題,曾經的績效也比這些人加起來都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