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ke Walton 2019 上半球季面對困境的原因

最近這半年因為忙和出了一些意外,變得非常少更新(可能之後也不會有太多時間),特別是湖人相關文章,幾乎什麼都沒紀錄了,剛好前陣子在 PTT 回了一篇廢文,討論了 Luke Walton 上半球季只取得 28 勝 29 敗,可能進不了季後賽的戰績、新人培養問題遭受惡評的看法,所以我想就乾脆放過來好了,為部落格澆澆水也順帶當作備份。該篇文章下方還有一些討論,有興趣也可以點進去看一下。

本季的困境

不過既然都開頭了,繼續聊下去。Luke 過去幾年犯的錯誤,可以看前一篇由 kobeslaker 回覆的部份,我就不拾人牙慧了。講一下我對他這季表現如此令人失望的看法好了。廢話很多,懶得看,直接拉到最後看總結。

當然在開始討論之前,不得不先提陣容上的缺失:

  1. 開季我們有八位不在上季名單內,包含球隊戰術核心裡的 LBJ 和 Rajon Rondo。
  2. 丟掉了 Brook Lopez,免費把 Julius Randle 送人,而 Ivica Zubac 開季身體有狀況,卻並沒有簽下堪用內線。
    Zubac 破繭而出以後,再度把他送人
  3. 外線投射的數量跟品質都不夠(最準的是 Rondo......

而我認為陣容的缺失外, Luke 本季使得球隊和他自己陷入如此困境的地方在於:

他想要球員成長和球隊磨合打出漂亮成績兩手抓。

要讓小朋友成長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上場並賦予球權,而讓球隊更有戰力的作法則是讓最好的球員持球,並在較好的八到九名球員中磨合找出適合的組合。矛盾就在於,年輕球員既需要球權,卻通常不會是最好的,而湖人需要球權的人又太多。
管理層組成有問題的陣容

球權的分配

LBJ 需要球權,他是我們進攻端最好的,這沒話說吧? Rondo 需要球權,他強項非單兵進攻,不讓他組織要他嘛?Brandon Ingram 需要球權,欸你不是要來養個明星嗎?Lonzo Ball 也需要碰到球呀,世界上沒有無球組織控衛吧?更不用提終結者的 Kyle Kuzma、Michale Beasley 甚至替補主力的 Lance Stephenson 也都希望可以拿到球。

於是開季採用了下面兩種方法來分配球權。

1.減少特定球員的上場或者把球員功能化:

像是熱身賽狀況很好,一上場就以作用的 Lance一開始是沒什麼時間的。Beasley 雖然賽季中因母親的癌症暫時離隊,但回來的時候也明顯看得到打的好壞跟上場時間沒什麼關係。而 Lonzo Ball 則徹底化身防守大閘和長跑底線放槍選手。

失敗在於:

  1. 低薪加盟就是來拼合約的,不能上場,或著被邊緣化,當獎勵機制與績效脫鉤,明年準備喝西北風的他們會多在乎勝利?最後不要說認不認真打球、對調度滿意不滿意,怪聲哥 Beasley 反正是鬧到被球團丟掉了(還浪費了 Zubac,B-EZ 最後去中國拿更多的錢。)
  2. 賽季初的 Ball 徹底成為最幸運觀眾,領著七百萬並享受零距離的比賽觀賞體驗。
2.賽季開始前畫了多持球手的美好大餅:

推快進攻節奏,人人都可以控球、從任何地方發起進攻,用攻守轉換拖垮對方,也減少敵我雙方對大個子的倚重,所以一開季和最近都有讓 Rondo 先發、Kuz 打中鋒的陣型。(還記得 Luke 回記者比對手得更多分就好了嗎?

失敗在於:

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實際打起來完全是另一個樣子,對面不管強隊、弱隊,反正就是硬打禁區總會有收穫,沒有中鋒的情況下,無法保證籃板,攻守轉換的效率也只是有限公司。(有些人會單純看禁區失分說沒有比有中鋒時多多少,這理由搞笑在於很顯然是忘記考量為了保護禁區,我們收縮防線而讓對面有多少外線機會

老將沒有體力滿場飛奔防守,練了一整年的防守體系 all switch 從外圍開始崩潰,有中鋒時 McGee只剩下護框能勉強期待,輪轉協防還是跟出外線壓迫他註定做不來。這時候根本不用討論沒籃板去推快攻,連防守都守不住直接後場發球吧。

於是我們陷入大量的半場攻勢,貧乏的外線讓我們人人都能持球、導出空檔、輕鬆得分的邏輯只成立了一半,小將破解半場防守經驗不足先不展開討論,即便導出空檔,他媽的全聯盟第一槍神隊有沒有聽過?不只是三分線空檔放槍最多、罰球線空檔也只有 68.7%,不能再低了。

最後,在不斷的失敗輪迴下,可以看到 Walton 嘗試數量極多的陣型,而為了同時兼顧球隊的實力,和年輕球員的上場時間和球權分配,他到了對老鷹的今天還是沒搞定要怎麼安排陣容,光今天我們一共用了 11 種不同的陣型。前面還說有八名新球員(加上後來的老錢、Bullock、Muscala......),等於從開季整個體系打掉,已經沒什麼默契了,到了現在也沒足夠的實戰去磨合一個主戰陣容。

也許,堅持磨幾個特定輪替,不要去想什麼最佳化效率還高一點。

那麼為什麼要多人去分配球權?

當然,Luke又不是白痴純粹沒事找事,多人分配球權當然也是有優勢之處才去做。還記得開季屢屢禁區被打爆的陣痛到老錢加入之後,湖人迎來本季戰績最高峰,一度打到西區第四時的球權分配模樣?

雖然這是極小的樣本,但可別忘記到 LBJ對上勇士受傷前他賽均出賽時間只有 32 分鐘左右,比賽負擔也算是相對輕鬆。原來是湖人迷的可能體會沒那麼深刻,但我想去年有看騎士比賽的新湖迷們,應該能明顯感受到當時 LBJ和去年例行賽就操的要死有很大差距吧?

不要掉入奇怪的邏輯陷阱說什麼少了 LBJ 還不是不行,LBJ 本來就是湖人球員,為什麼要扣掉他的戰力?事實上就是我們當時有不錯的競爭力,而且 LBJ 負擔不是太大,繼續磨合下去,最理想的狀況,我們在季後賽就能擁有一位體力消耗不大的聯盟最佳球員,想想體力條比去年長的多的 LBJ,要再七戰四勝中殺翻對手闖入第二輪真不是不可能。
有體力的 LBJ 才是好的 LBJ

而如果一開季就採用所謂的一星四射,像今天這樣,就算贏了,我們得到是什麼?發展不起來的小將,每場比賽都累到沒辦法防守的 LBJ,而且以湖人現在殘缺的投射能力,長期用這招能不能贏還兩說。

可惜十二月連串的傷病,和交易操作徹底打垮了湖人士氣。我們也就沒辦法驗證所謂的「最理想狀態」是什麼情況,留下的只是輸球後氣氛不佳、對球權、上場時間的抱怨,以及 Ball 的犧牲。成敗論英雄,到此為止球權分配的方式只能也只能是以失敗而論。

年輕球員的培養

說到新人的培養,我知道大家最喜歡講的就是去年破繭而出但被壓在板凳的 Randle 和今年打入東區明星隊的 Dlo,附帶一提他們也是今年聯盟惟二,一場打 30 分鐘以下,得到 20 分以上的球員,恭喜恭喜。但都說是講今年了,這部份還是留給你們在推文裡面發洩好了。

Ingram 的定位

Ingram與其說是慢熱,還不如說是定位錯誤。我其實對花大部分資源培養他沒有太大意見,有意見的是讓他承擔主力組織的部份,因為現在的 BI 並不具備那樣的組織、持球能力。所以當時我們可以常常看他,過半場三分線外持球就浪費了快七秒才決定怎麼打,或著比了半天不知道要幹嘛,只好自己強行頂著人出手、切入被夾掉,而被戲稱「進攻停止器」。

特別是今年少了 Lopez 的紮實卡位和 pick & pop,以及 Randle 面框牽制對手的威脅後,不難看出往禁區分球技術、穩定性明顯不如往外分的他過的有多痛苦,配合製造不出自己投射空間,禁區大個子也拿不到球。(我想這多少是 LBJ 空間不夠不好切外,球隊換擅長 p&p 的 Muscala 的原因

在 LBJ 和 Rondo 受傷後,一直這樣打了幾個禮拜,而一直到了 Ball 和他討論了一整個晚上,把球權交回給Ball,以主力攻擊手身份登場,零碎的承擔組織、分球的工作,把心力放回攻堅得分和防守上,也才有一月 19.1pts 51% FG 的成績。到了傷兵陸續歸隊的現在,預計他數據會繼續跌宕起伏一陣子,欣慰的是他最近打的相當果斷,無言的是這樣的現象最後居然是 Ball 和他溝通後才改善的,那教練團你是......

退一步說,也許並不是教練團希望他這麼打,但起碼我沒有看到這之間教練團「不允許他這麼打」。
尷尬萬分的雙榜眼

Ball 的邊緣化

Lonzo 的培養是我整季最不能接受的部份,誠然他是有投射上的缺點,像是不穩定的三分,輸給 Shaq 的罰球,然而做為湖人小將裡擁有組織、外圍防守最好的球員,在開季居然沒有辦法先發,第四節也要在場邊看著隊友比賽,而在場上時,只負責防守和長跑,沒有外線還站底線幾乎碰不到球,這樣是要養成什麼樣的組織能力

一直到了 Rondo、LBJ 都受傷的十二月,輪到他先發時,還是看著 Ingram 在控,直到他自己去和 Ingram 談才終於負責進攻組織。這邊姑且再次不提球員發展能力是好是壞,我就問如果他一直沒有開口,球隊的發展計畫就是讓他繼續以防守輪轉大閘兼進攻負責端茶的角色養到傷兵歸隊嗎?

Ball是不需要長時間一球在手,可也需要碰到球,一個碰不到球的組織控衛,而往 3D 方向發展,不就跟當初丟棄 DLO時的「養不出控衛能力,他根本沒有明星價值」,理由相似?只是一個是沒有充分指導(見籃網版,這邊不展開談),一個是連運作的機會都沒有,說著「等他比 LBJ、Rondo 強就有機會控」?當然,他自己常常受傷那題外話就不說了。

Hart 的走樣

因為湖人習慣打三衛,甚至常常忽略控衛角色,Hart 和 KCP都分到了不少時間,對於他這種天賦比較一般,隨插即用的角色球員在發展上是沒什麼好討論以及苛責的。所以除了他因為增重導致已經不快的速度下滑明顯外,他今年看不出明顯進、退步,我也沒什麼好特別拿出來說。

只提出一個明顯比去年誇張的部份,在於他投籃身體會大幅傾向一邊,如果有興趣可以上 youtube 對比一下,今年特別多這樣的出手,甚至為了搶快,幾乎是半推出去的。也讓他雖然空檔比去年多的多,命中率卻還下降到 40.8% FG 33.9% 3FG 。如果說投籃教練是球員自己該負責的部分,那麼影片剪接師總剪的出差異吧?整季都沒有要求他改善,或著要求他做出更好的出手選擇,還是這部分也不算教練權責?

其他

Kuz 的部份我覺得培養上沒什麼問題,甚至我想是 Luke 做的最好的部分,他的投籃選擇和防守判斷(雖然還是很差)已經較去年剛加入時有顯著的進步,頂多就是把他擺在中鋒位置上比較不滿意,雖然他打中鋒時整體球隊效率沒有特別差,但他在進攻端受體力影響還是相當明顯;Zubac 開季身體狀況不佳,雖然後來把握機會打出身價,但開季暫時棄用我也覺得有足夠理由支撐(畢竟是第二次這樣了)。至於最後他被便宜賣掉,魔術是說有和 Luke 討論啦,只是這鍋我還是想分給魔術。

明明快艇只要 SVI 或是 Wagner 啊!何況鍋多分給教練,要籃球事務總監和 GM 何用?
攻守兩端都有進步的 KUZ 拿下新秀賽 MVP

總結

講了這麼多,其實湖人會弄成這樣,受傷病、魔術和 Pelinka 季前操作的陣容以及水鳥交易風坡影響相當的大。但 Luke 同樣難辭其咎,他的問題在:

  1. 球權分配和角色定位到現在沒有釐清。
  2. 間接的影響陣容的搭配和組合。
  3. 球員培養的規劃和調整是不是太放飛了?

以上就是我認為對於本季湖人 Luke 應該承擔的責任。當然球季還沒結束,也許整合成功、擠入季後賽,甚至把第一輪打得很漂亮,他的評價就會大不相同;另一方面如果擁有 LBJ 還進不了季後賽,可能就不只是季末離職,而會淪為全 NBA 的笑柄,(雖然魔術在交易截止日前被耍成這樣已經先解了這個成就。)對於我曾寄予厚望的教練,希望他不會走到那一步。

You may also lik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