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怎麼看待 ESPN 把 Kobe Bryant 排在 40 名?
最近 ESPN 和 Kobe Bryant 大打口水仗,一切開端都來自於 ESPN在新賽季前的個別球員排名將 Kobe 排在第四十名。well,在看兩邊鬥嘴的熱鬧之餘,我們不妨先釐清一下這個排名是怎麼來,又是依照什麼樣的標準產生的。
評比人員
首先參與評比的人員並不全是 ESPN 的僱員,而是他們邀請約莫 210 名籃球從業人員,其中包括了前球員、前教練、球隊經理人、ESPN 僱用的專家(只有 14 人喔!)、主播、記者、網路寫手等,讓他們對每個球員去打 1~10 分,最後取分數的平均來排名。
所以我們首先可以明白參與成員的程度是相當參差不齊的,可能是 Jalen Rose 也可能是 Sam Amico,用台灣人熟悉的例子可以說可能是王建民也可能是中時某記者;其次量尺只有 1~10 分只能很不精準的去評比,比方說我的標準是最強給 10 分,明星給 9~7,先發給 5~7。另一位評審的標準是最強給 10,明星給 9,先發給 8,就形成量尺的不對稱。
評價的標準
打分數的標準是什麼呢?並不是指球員過往的功績、榮譽、數據、帶來的收入,甚至無關明年的表現、未來的成長,隊友、薪資空間佔據……等等,而是單純預估球員新賽季的表現,這邊的「表現」並不是只有能力和平均數據還需兼顧累積數據,所以與其說這是球員能力的排名,不如說這是球員對球隊的「貢獻度」排名。
所以我們能看到同樣前幾季飽受傷病困擾,今夏才動刀修復的的 Deron Williams 被排在 55 名,聯盟有另外 54 個人比他好嗎?怎麼排都沒有吧。關鍵時候排在 48 名的 Bradley Beal 有比他更值得託付嗎?我想任何人都不會同意的!
所以在評價標準這邊可以看到兩個問題,一是上場時間的被放大,耐打型的球員有加權上的優勢;二是除了少數專家外沒有人能真正的觀察兩百多名球員的實際貢獻。不說一般球隊先發,Kyrie Irving 和 John Wall 這樣備受矚目的後衛誰對球隊貢獻大都很有討論空間。
結論是……
所以我可以理解部份「專家」畏懼 Kobe 傷勢復發(出場數過少導致數據累積不夠)而給了他過低的分數,也完全可以體會今夏狀態調整不錯的 Kobe 當聽到被排在四十名說 ESPN 都是一群白痴的心情。
Kobe on ESPN ranking him 40th best player: "I've known for a long time that they're a bunch of idiots."
— Bill Oram (@bill_oram) October 17, 2014
而我自己對這份排名的看法?即便我曾數次抱怨過 Kobe 佔薪資比例太高等等,但我想不管任何時候把球隊因素抽離出球員表現,那麼會把 Kobe 排在四十名(甚至更後面,畢竟這是平均)絕對都是非常愚蠢的行為。
就像影片中 ESPN 的球評 Stephen A. Smith 接受訪問時吼道:「Kobe 被排在 40 名?40 名?他以後不理我都沒關係,看到我可以直接走開,因為我為 ESPN 工作,跟這白痴排名有了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