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e 21:不(Boo)能(Lin)先發了嗎?

Scott 教練一直到今天對鵜鶘的比賽日早晨才向媒體和球員公佈改變陣容的人選,他用 Ed Davis 與 Ronnie Price 取代原來的先發 Carlos Boozer 和林書豪。我先是一個湖人迷,再來才是任何加入湖人隊的球員粉絲,對於把任何人拉下先發,我完全都能夠接受,不能接受的是替換的人選。
首先 Davis 取代 Boozer 的部份我完全贊同,事實上只要 Ed 能夠像他自己說的遠離一些智商極低的犯規,即便他有對抗力不足的麻煩,也會是比湖人任何禁區球員在防守端都更有存在感的球員。至於被 Anthony Davis 以和上次對上湖人時差不多的命中率刷出類似分數隻能說超級球員有他的能力在,沒人期望能阻止他,至少我們讓他單打的比重上升了。
季初關於 Boozer 先發的討論,我當初下的結論就是取捨之後為了更好的進攻的結果,而當 Boozer 連進攻都有一場沒一場後,防守的缺陷就變得很刺眼。至於 Ed 進攻端他唯有一 roll 被識破後會導致空間變得很狹窄、罰球媲美 Shaq 的問題?湖人並沒有餘裕去挑剔這麼細節的部份。
Scott 賽前說他讓 Ed 先發的原因有三個:一是他有保護籃框的能力和對防守持續不洩的能量;二是希望透過先發上更多的時間讓裁判瞭解 Ed 是哪個類型的球員、瞭解他是怎麼打球,然後給他哨音上的尊重;三是希望他能學習有侵略性的防守時能節制犯規。
Ed 承諾了 Scott,而他這場也的確做的挺不錯的。這時候不管是 Boozer 找了個感冒的藉口不來參加賽前的訓練(比賽中看不出來體能有差,打法依然拚命出手和用眼睛防守),還是賽後不接受任何採訪直接離開 staple center 都不是太有所謂了。Scott 為他緩頰道:「Boozer 不高興,我就高興了,因為這表示他在乎!」是的,先發可是掙來的啊!
真正讓人無法理解的是 Price 取代林書豪先發這件事,如果有長期在追我的文應該能明白我其實並沒有特別喜歡林書豪,季初希望他取代 Nash 先發是因為他有不錯的跳投及組織能力,防守能力比起 Nash 也好上許多會對湖人更有幫助,雖然 Lin 因為種種原因沒有達到我當初的期待,做為先發也不甚穩定,但他和 Price 兩個不應該是被相提並論的球員。
Scott 賽前向記者解釋說他這項調動的原因是基於防守的穩定性(consistent defensive effort)和進攻上明白控衛的本質(what a point guard is)是什麼,但這樣的理由實在是牽強到不行。
即便是在 Price 表現好的比賽(例如上一場),他也從來沒有做過什麼掌控節奏之類的工作吧?如果把球帶過半場就球給 Kobe、球給 Young、球給 high post 的大個是所謂的「讓大家參與」的話,那和 Lin 配合先發的打法並沒有什麼太大不同,而 Lin 至少還有比較強的切入破壞力及外線。
防守面上 Price 先不說不能和上一個搶走 Lin 先發的火箭控衛 Patrick Beverley 相提並論,不談防守技巧,年過三十的他已經沒有年輕時的體能,不要說用類似 Beverley 的橫移能力和力量阻止先發級的對手(事實上我們也挺常看到他跟不上對手的直線加速),在湖人訓練時他就屢屢被今年的二輪秀 Clarkson 切豆腐了。
我不討厭 Price,但也已經提過 N 次,他就是一個優秀的第三控衛、略弱的第二控衛,「努力」已經是他的全部了。這場比賽他有幾個不錯的 recover,讓 Jrug Holiday 打出全明星數據並不完全是他的錯,我不會說他打的差,那是因為他的極限也差不多就是這樣。
把先發的時間投資在成長有限且實力介於二、三號控衛的老球員上,我到比賽完快半天的現在還是覺得很荒謬,甚至把買來的二輪新秀 Jordan Clarkson(只打了兩分鐘)拉上先發期待他成長或乾脆讓 Ellington 先發(題外話,Scott 沒有讓他增加上場時間的計畫)以無控球姿態打真正的單打大戰都讓人能理解一點。
儘管 Scott 說他今早對林書豪講他變成替補時 Lin 回他 ok,但 Lin 賽後倒是難掩失望情緒的跟記者說道「成為先發一直是他的長期目標,他並不想說謊,他聽到變替補的時候的確有些落寞。」也的確當你變成生涯只有三分的老將的替補誰不失望呢?我不知道這個調度對湖人有什麼正面影響,但立即的反饋倒是他把一個老普的數據變成兩個了。
厚顏無恥的 Byron Scott 賽後說這場的開局挺不錯的,問題是投不進才讓比賽偏離正軌(廢話,你把會攻的換下去啦!),他還打算持續這個調度 10~15 場再看看變化,也難怪 Kobe 賽後遲遲不肯從淋浴間出來接受採訪,還丟下「如果這是鐵達尼號,我不會跳船我會跟他一起沉下去的」的名言。
(註:Kobe 最後這句接在這裡是玩笑話,這句是記者問他會不會想去強隊時 Kobe 的說法,他賽後說這只是過程,講法挺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