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be 個人紀錄片 - Kobe Bryant's Muse 觀後感

Kobe Bryant 的個人紀錄片「Kobe Bryant'Muse」在二月二十七號舉行首映,早早看完之後,我有很多的感想,卻不知道該怎麼下筆。「繆斯」,希臘女神,常代指思想泉源,這部片長 81 分鐘的紀錄片分為七個章節,道盡了 Kobe 從小至今的籃球之路。
以下會提及影片內容,你想先看完還來得及回頭。
這部紀錄片以 2012-13 球季,Kobe 左腳跟腱撕裂做為主軸,穿插了各項主題,開頭以一個對任何籃球員都不能接受的終極惡夢,「我在場上,可是動不了了!」揭開序幕。
第一章 - The Scare
緊接著帶入第一章的主題 - 恐懼。主要是談 Kobe 左腳跟腱斷裂那次真正中斷他籃球生涯意義上大傷的比賽,2013 年 4 月 13 號面對勇士,主要是透過該場比賽畫面講述他當下及傷後的想法。
印象深刻的是 Kobe 提到處理傷病的想法:「那就是不去想他,比賽本身比你自己的傷痛更重要,讓那些滾一邊去,別去影響比賽。」比起朋友說看到他為了不讓女兒擔心,而在休息室硬撐著走了起來而流淚,這句濃縮了 Kobe 整個籃球員生涯的一句話,更是讓我咬緊下唇。
第二章 – Amore
Amore,義大利語「愛」的意思,這章從父親的籃球生涯開始,談到年僅六歲他跟隨父親遠渡大西洋到了義大利,一次又一次的搬家,讓他失去了和同年紀朋友發展友情的機會,卻也讓成為慰藉的籃球填滿了他的童年。
看了不少 80 年代比賽的我,對他特別提了一個喚作 John Battle 的陌生名字燃起了興趣。影片完後,問起半百的 NBA 通 Anderson 大叔,他笑著跟我說這部電影肯定是那傢伙此生最大的舞台。事後我特地去 google 了一下,原來他是名 6 呎 2 吋,生涯平均只有八分的替補得分後衛,大概他也沒想過會在退休多年後被人再提起吧!哈~
第三章 - Wynnewood
Wynnewood 是 Kobe 十三時隨父親回美國定居的小鎮,位於賓州,算是費城的外環吧!這章主要是在講他對待籃球心態的轉變,談他從好玩到為什麼對籃球如此執著。
讓我直到今天仍記憶猶新的是他對成為某領域中大師的看法:「每個人都辦得到,但你得做出抉擇,犧牲陪家人的時間、犧牲和朋友相處、成為知己的時間,甚至犧牲當個好兒子的時間」,Kobe 說:「對十八歲的我來說,籃球就是生命,你沒辦法擊敗我,因為你沒在籃球上花這麼多時間。」
親愛的各位,當以後有人說你興趣廣泛時,對很多領域都瞭解時,得好好思考是不是種暗諷了?(笑)
第四章 - 8teen
從未滿十八歲即加入孩提時的夢想--湖人談起,從高中跳級加入 NBA 時的自信,到被按在板凳上的自我懷疑,然後他剪了那年季後賽對上爵士,關鍵時終結了湖人的四個離譜投籃,連籃框都沒碰到的麵包球。
抱著自己和隊友、球迷的失望與憤怒,日復一日的苦練,最後成就了他和 Shaq 的三連霸,他說「當你成就巔峰時不應該感到驚訝,因為你早已透過持續不斷的練習,日復一日的預習著這樣的場景。」這章講的是努力與榮耀?更精確一點:持續付出與回報。
第五章 – Life
開頭是一個穿著現在看上去 fancy 過頭的 Kobe,談到了因為拍 MV 與她現在妻子 Vanessa 的相遇,擁有相同世界觀的兩人在短時間內陷入熱戀,最後他向她求婚展開了美妙的婚姻,在 2003 年女兒 Natalia 出生,Kobe 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家庭和身為父親的責任。
然後他談到了 2004 年爆發的丹佛鷹郡性侵事件,Kobe 說當時每天他都在想到底什麼才是重要的?是家庭!會不會他組建的家庭就這樣破滅了?山大的壓力,會不會讓 Vanessa 受不了而選擇離婚?但沒有,本可以選擇分走 Kobe 一半財產,帶著女兒撫養權滋潤過下半生的 Vanessa 選擇和他一起渡過人生最痛苦的時刻。
壓力還是帶來了更多的不幸,Vanessa 因而流產了,Kobe 的妻子和他試著說服自己這是機率的問題,就是有可能會發生,但 Kobe 說他知道是自己造成的。無比的悔意讓他時常凌晨三點坐在球場邊,不斷的問自己該何去何從?也許就不打球了?
第六章 – Blake Hat
這章解答了我們身為湖迷長期的疑問,為什麼球隊三連霸之後 Kobe 不在能保持比賽中的攻、傳拿捏了?是什麼讓他陷入進攻和傳球二分法的自我控制失效?是壓力,從 2003 年封王,他從球員生涯的巔峰陷入 2004 年性侵事件爆發後的絕境,自小的避風港 - 球場,成為了他遭眾人唾罵的舞台。
他的後悔、他的抑鬱、他的憎恨,讓他有在場上帶著了另一種心態,發洩情緒。他說:「我創造了另一個自我,Kobe 處理日常生活,而 Blake Manba 則帶著想毀掉任何人的想法上場比賽。」
他想要向世人證明他能以不同的角色奪冠,他能不同於歷史的奪冠雙人組們在拆夥後泯然眾人,反而大放異彩、率隊奪冠。接著畫面提到了他改變自己,和隊友像哥們般相處,開始玩在一起(球評:Kobe 甚至帶大家一起吃飯好幾次,這是過去從有過的),最後在 07-08 年的冠軍賽被賽爾提克痛電。
Kobe說:「這賽季前,我想我以前做的太過火了,所以我調整了自己的作法,跟隊友像朋友一樣的相處,然而奪冠並非請客吃飯…..」,翌年,他又回到過往,開始在練習時刺痛隊友、挑戰隊友,讓負面情緒鞭策球隊,最後他們擊敗了魔術封王。
然而對於湖人和 Kobe 真正的挑戰,還是再次面對因為 KG 受傷而缺席 08-09 冠軍賽的賽爾提克(當時湖人迷多少都這麼覺得 - Dwight?他們不可能擊敗我們的!)。讓賽爾提克擊敗兩次?不,絕不,當擊敗賽爾提克後,Kobe 談起隊友的感情道:「這才是和隊友一輩子的羈絆,多年以後想起,仍心嚮往之。」
當談起擊敗賽爾提克奪得第五冠的意義,Kobe 說:「挑戰不在於贏得一座冠軍,而在於拿到多座冠軍,現在我能夠和那些思想泉源(就是 Muse 的衍生意)Michael、Magic……等歷史偉大的名字並肩而坐了,我很榮幸我做到了!」
第七章 – The Beautiful Scar
隨著各章節推進而穿插的復健畫面,我們終於來到了最後一章,Kobe 經過一年多的復健總算回到了球場,他再次上場打球了,而籃球對他的意義不僅如此,籃球教會了他人生的一切,更讓他認識了自己。
在 12 月 14 日他超越了 Jordan 的總得分紀錄,成為歷史第三,卻也再不久後的比賽引爆肩膀,造成了一個不動刀甚至會影響日常生活、沒辦法抱小孩的大傷。
然而 Kobe 說,他從這一路的掙扎與犧牲看到了持續的美,面對來自週遭「在努力也於事無補」、「所有的動機都不切實際的質疑」,他說:「你怎麼知道什麼時候該放手?什麼時候該退出?我不覺得真的有那麼一刻存在,我不這麼認為」。
「當你告訴自己不能這樣結束、不能就這樣離開,命運將因此改變。我的字典裡沒有失敗,也不能讓自己失敗,當你選擇投降,那麼等於宣告自己的死刑。」
最後一幕,36 歲的 Kobe 在肩膀手術後,練習著跳投。
在籃球員的生涯末期,拿過了一切榮耀的 Kobe Brynat 連續受了兩次賽季報銷的大傷後,依然沒有放棄重返球場。你呢?放棄了去爭取自己想要的目標了嗎?試著自己問自己,已經可以了嗎?面對鏡子好好的對自己說。